内容简介:
《三国志》作为纪传体断代史,涵盖东汉末年至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、最终天下归晋的历史过程。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分别展现三国的兴衰历程,为后世研究三国历史提供了最原始、最权威的资料,也为《三国演义》等文学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历史基础。
作者陈寿曾仕蜀汉,入晋后著史,因距离三国时代较近,故此史料详实,叙事简洁生动。虽未设表、志,但通过人物传记勾勒出政治、军事、外交等方面的重要事件与人物活动,展现了曹操、刘备、诸葛亮、孙权等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与性格特征。
本作品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“前四史”,在史学界地位崇高。南北朝时,裴松之奉诏作注,一改传统注释侧重文字训诂的体例,以“补阙、备异、惩妄、论辩”为宗旨,博采群书,增补大量史实逸闻,其注文的篇幅甚至远超原文,不仅补充了陈寿记载的简略之处,更保存了诸多后世失传的史料片段,如《曹瞒传》《江表传》等,对理解三国历史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。